脱硫浆液循环泵是脱硫系统中继换热器、增压风机后的大型设备,通常采用离心式,它直接从塔底部抽取浆液进行循环,是脱硫塔工艺中流量最大、使用条件最为苛刻的泵,腐蚀和磨蚀常常导致其失效。其特性主要有:
强磨蚀性:脱硫塔底部的浆液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主要是飞灰、脱硫介质颗粒,粒度一般为0~400μm、90%以上为20~60μm、浓度为5%~28%(质量比)、这些固体颗粒(特别是Al2O3、SiO2颗粒)具有很强的磨蚀性
强腐蚀性:在典型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脱硫工艺中,一般塔底浆液的pH值为5~6,加入脱硫剂后pH值可达6~8.5(循环泵浆液的pH值与脱硫塔的运行条件和脱硫剂的加入点有关);Cl-可富集超过80000mg/L,在低pH值的条件下,将产生强烈的腐蚀性。

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防腐材料必须具有较强的粘结强度,不仅指材料自身的粘结强度较高,而且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强度要高,同时要求材料不易产生龟裂、分层或剥离,附着力和冲击强度较好,从而保证较好的耐蚀性。通常我们要求底涂材料与钢结构基础的粘接力能够至少达到10MPa以上。

在湿式中,烟气与脱硫浆料塔发生逆流接触,烟气与浆液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和水汽浓度差。在此过程中,由于惯性、截留、热游泳和扩散游泳等原因,颗粒沉积在液滴表面。
提出了惯性拦截和热游泳条件下粒子捕获效率的计算公式。Waldmann提出了一个计算扩散游泳捕集效率的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液滴与周围环境温差引起的热游动力和扩散游动力将大大提高颗粒的捕集效率在用脱硫塔预测喷淋捕集效率时,用Waldmann的计算公式计算了粒子的捕集效率。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数量级差异。